十四章 下限略低-《道主从拟化万物开始》
第(3/3)页
而且,不妄自菲薄的说,他也算是有一定的天赋。
其一,穿越让他灵魂变异,超过普通人,其中就包括更敏锐的直觉。他前世在弱小的时候能屡屡转危为安,与之脱不开关系。
还有,文化底蕴,驳杂的知识虽然大多没什么卵用,但却让她成为开化之民。
在地球生活时,他觉得人跟人大差不差,什么‘人跟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跟狗的差距还大’的网络骚话,他内心深处是不信的。
但穿越之后,事实让他信了。
不在于智商,就在于这个开化与否的问题。
其实都不需要跑来异界跟一生都没去过出生地五十公里之外的文盲人类比,就在地球上就能比出来。
有一次,他的姥姥又跟他道古,说其年轻时的生活情形。他就顺嘴问:“当时的日子过的那么清苦,本身务农,竟然吃不到丰富新鲜的蔬菜,就没想过在自家院子里种点儿?您看现在,这黄瓜柿子青椒的,就院子里种一小片,足够一家数口夏秋两季的啃嚼。”
他姥姥沉默了半晌,说了句:“那时候的人,跟现在的人比,很多方面脑子没转过弯。”
这一过往回忆,在他穿越之后,频频被这里的土著人类的表现所触发。
脑子是不笨,但有时候的表现就是野蛮愚蠢,固执凶残。
像一些黑暗的私法私刑,真不是背后有什么深刻算计,就是习惯,乃至藏在背后笑人无恨人有、见不得别人好的恶意。
一句他这不好、乃不好,凭什么如何如何,道尽了攀比善妒的劣习和心态。
当然,这种心态,现代人同样有。
但现代人整体文化素养较高,大多数是理性的,从而形成的社会整体氛围也是偏理性的。
他穿越到的这个世界则不同,凡人和超凡者差异巨大,后者脑域开发度高,生活的圈子和从事的活动,也决定了他们大多见多识广,哪怕不怎么读书,也有一套见过世面的人所拥有的认知和三观。
凡人群体内部也差异不小,生活圈子就是人以群分的直观体现。
山村野人那是真的野,底层愚民也是真的愚,甚至让他经常产生种鸡对鸭讲,没办法正常沟通的恼怒不耐。
这种事经历的多了,他也就彻底确认,小说中那种山民王小二,奇遇踏上修真路,根本就是扯淡。
思维模式就不允许其高效的利用奇遇所得。原因就在于文化素养、知识底蕴不足。
王小二的思路基本只跟‘吃’这个概念挂钩,对他而言,价值低,又或易腐烂的,就自己吃,价值高,能带下山的,就像处理某些山货般,卖给收购者。
完全没有解析所得真正特性和用途的思路。
当然,情商还是有的,比如让信得过的博闻者鉴定,又或交给自认为靠谱的收购者处理。
于是乎,真正的大机缘就这么错失交臂。
所以这么一比较,周卓发现,他修真天赋或许不太行,但整体而言,算是个具备修行条件的。
若非如此,也不可能熬到获得造化玉牒碎片。
所以,自我评定,骄傲自满固然不对,妄自菲薄也没必要。他的头脑强于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这比真金还真。
但想明白这些,也在他心中种下了漠视人命的种子。
他也对此反思过。
最终认为,这不是傲慢,而是不认同带来的副作用。
就像他无法认同原始食人部落。
在他看来,认同首先是意识上的,然后才是生理上的,但认同又是建立在生理上的。
说白了,就是首先得有合乎标准的形态机能,然后意识思维达到某个状态,才会被他认定为同族,乃至同伴。否则就不算是正经人。
而这个隐性评定,决定了两难抉择下,他会先救谁,或牺牲谁……
时间在胡思乱想中飞速流逝,脑袋终于不那么疼了,周卓就在清微颠簸的车中,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再醒来已经是后夜。
询问守夜的陈广此刻到了哪里,知晓后,周卓满意的看着群星光芒照耀下北方黝黑的群山轮廓,不免心潮起伏。
远天远地的跑这一趟,自然是因为此次的机缘,回报很高,而且能一缘多吃,前提是运作得当,不出差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