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一零章 终战停战与开战-《无限之至尊巫师》


    第(2/3)页

    介于玛卓克萨斯本质上就是个用无休止的团p战场世界,各个不死军团的官兵战争相关的素养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率先抵达广场平原的指挥官束缚麾下的骄兵悍将,没有轻举妄动。

    景象太过让人绝望,拔地而起两百米高、七十米厚的要塞城墙,已经不是简单的巨构所能形容,而是让人看一眼就战意消散的绝壁。

    这要如何登,如何越,如何开?

    实际上不死军团也是军械的。只不过与新燃烧舰队的战争兵器比,就像现代的战车战机和最简陋的组装发石车比一般,不值一提。

    而新燃烧军团也完全将玛卓克萨斯的的各个不死军团视作轻步兵军团,至于所谓的白骨战车团,重装甲团,重死光炮团,能过了新燃烧军团的苦力巨兽那一关么?居然也敢称之为重?井底之蛙!

    可以说,玛卓克萨斯的战事,随着第一支不死军团抵达广场平原,战战兢兢的开始跟新燃烧舰队建立沟通,就算是被强硬的划上了句号。

    在凯恩的认知中,魔兽版修罗道的玛卓克萨斯,其众生是典型的畏威而不怀德,因此,应对之法就是两个半大棒加半个甜枣。

    所以新燃烧舰队准备的台词就是:从此以后,我是你爸爸,乖乖当儿子,我会给你一点点甜头,不乖,我就揍你,敢反抗就使劲揍,敢忤逆就塞尿盆里淹死,就是如此。

    而定义乖的关键一条,就是能够执行新燃烧军团下达的任务令。也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这里的土著自己好,那就是防微杜渐,防止噬渊教一系的渗透。

    当然,新燃烧军团也会在邪光兽巡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监控。但这种监控终究还是粗陋了点,有不死军团配合,情况将截然不同。

    噬渊教在玛卓克萨斯的搞事,就这么刚起了个火头便被摁灭了。

    而在这48小时内,其他几个维度自然也不是平静无波。

    首先是大事件提前引爆的触发点噬渊。

    吞界取得的战果,比玛卓克萨斯这边还要高。噬渊两片最大的陆岛中的鸡腿大陆,硬是被吞界吃掉了大半,其残存面积,已经小于中央陆岛。

    另外,吞界巨兽抖虱般诞生的奥扎奇惊惧兽,也以无双割草的风范、将破灭堡精兵杀了个血流成河,中央陆岛的幽暗地域,从热闹喧嚣迅速沦落为鬼气森森。

    零星的战斗还时有发生,一般都是噬渊教的人惊恐的奔逃、躲藏,而惊惧兽则闲庭信步,不紧不慢,却又总能及时追上,若是再配上一句‘小可爱,我看到你了’的台词,内味儿就真个正宗了。

    破灭堡中的噬渊教成员们,自然是一日三惊,他们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吞界和它的眷族,战略战术素养一般,似乎有点傻乎乎,就知道胡吃海塞,以及由着性子玩追猎游戏,若是目标明确的直奔破灭堡,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挡。

    而实际上就算吞界真的傻,凯恩也不傻。

    没有攻陷破灭堡,主要还是想借助能量洪流闭环项目,让真神主动放放血。垄断亡魂大河千年流量,真神被养的太肥了。

    至于放血策略会引发的弊端。凯恩只能说,他对魔兽宇宙情感稀少,也没有义务和责任,自然不会为了这个宇宙的众生福祉而流汗又流血。之所以还算卖力,除了因为涉及私人利益,也就剩身为人类的追求完美心态,和虚荣好面子心态在作祟了。

    造物主不要面子的么?实际上,还真就不需要,不服的请看旧日支配者,人家的字典中,就完全没有面子概念,蝼蚁的嘲讽谩骂,又或谦卑恭顺,都不能对其造成一丁点思想上的影响,蝼蚁总结出的绝大部分所谓经验,不过是偶然巧合导致的错觉。甚至就连信仰,很多都是蝼蚁方自己搞出来的一头热的玩法,旧日支配者根本不在意。

    当然,这里指的是真正的旧支,或者说旧支中的上位者本尊,那些下位者、分身、化身什么的,确实是在意这些的,因为有需求。

    噬渊的战争,陷入一方装傻充愣,另一方苟怂求全导致的僵持状态,而在晋升堡垒,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势。

    布洛克斯·白爪自认为是个套路见的够够的老鸟。

    虽然实际上他的所谓见的够够的,大多数只是身为地球人时在信息爆炸背景下获得的道听途说的经验,而不是亲历,跟真正的懂还差的远。但这并不妨碍他以简明扼要的冷傲姿态结束在奥利波斯的盘桓,尤其是仲裁者昏睡,都不能履行基本的职责,那么还有什么好逗留的理由呢?

    作为一个饱受社会毒打的人,布洛克斯明白很多基本道理,比如,弱小就是原罪,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被利用的价值是能够在陌生的土地上存活的一大根本,等等。

    于是他快速了掠过了套路环节,没有跟什么遵从之声、监察者、侍神者之类古古怪怪的存在过多的扯皮。

    实际上奥利波斯最古怪的是存在是掮灵。这种在布洛克斯看来,衣着款式让他联想到拜上帝教教廷雇佣的瑞士近卫军着装的生命,据说是来自暗影界的某个无名国度。

    布洛克斯对此的理解,就是暗影界的艾泽拉斯,但世界规模要小的多。而且掮灵在那个世界是天然就生活在暗影界的,而不是物质世界。
    第(2/3)页